兩個“二十來天”:從“六條規(guī)定”到“八項規(guī)定”
時間:2025-04-01 17:16:11
來源: 當代江西
從進京“趕考”前的“六條規(guī)定”到黨的十八大后的“八項規(guī)定”,揭示了我們黨一以貫之推進作風建設的戰(zhàn)略定力和高度的政治自覺。”
作者 | 吳自鋒 李寶華
題圖 | 西柏坡紀念館“五大書記”銅像
歷史總是在特殊的時間節(jié)點給人以深刻啟迪。在黨的歷史上,有兩個“二十來天”的特殊時刻耐人尋味:一個是進京“趕考”的1949年3月,一個是黨的十八大召開后的2012年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1949年3月5日,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會議著重討論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的問題。同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機關遷入北京。在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為全國執(zhí)政黨的重大歷史時刻,全會不僅向全黨提出了“兩個務必”的重要要求,還提出了“六條規(guī)定”。從全會召開到進京“趕考”,正好20天。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同志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從習近平同志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到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前后近20天。這兩個“二十來天”,時間雖短,體現出的卻是我們黨居安思危的戰(zhàn)略眼光、久久為功的戰(zhàn)略定力、態(tài)度鮮明的問題導向,表明我們黨在重大歷史關頭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歷史主動精神。

居安思危的戰(zhàn)略眼光
我們黨是一個誕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對自身百年發(fā)展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我們黨成功應對各類風險挑戰(zhàn)的重要保證。“三大戰(zhàn)役”結束后,解放戰(zhàn)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從革命走向執(zhí)政的問題提上日程。在這樣的歷史轉折點上,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因為勝利黨內可能生長出的“四種情緒”,提醒全黨同志“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section>在進京前的準備工作中,毛澤東反復告誡干部戰(zhàn)士,我們共產黨人進北平,不是李自成進北平,不是去享福,是要繼續(xù)干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現共產主義。他特別強調:“我們要準備進北平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我說的準備不是收拾盆盆罐罐,是思想準備?!?/section>毛澤東還專門指示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進京守則”,對進城事項作了詳細規(guī)定。在革命即將取得全面勝利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帶領全黨同志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清醒和理智,體現出強烈的宗旨意識和憂患意識。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此時,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升至世界第二位,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等實現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家面貌發(fā)生新的歷史性變化。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是歷史的智慧,也是我們黨積累的寶貴經驗。2012年11月15日,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當天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強調:“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zhàn),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fā)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section>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清醒頭腦,直面黨內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破題,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韌勁,馳而不息正風肅紀,發(fā)出了“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錚錚宣示。八項規(guī)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事實證明,這項“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帶來了黨風政風的深刻變化,帶動了社風民風的持續(xù)向好,推動了作風建設常態(tài)長效。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特別是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總是會以一種巨大的歷史自覺,把加強作風建設作為實現新的目標任務的重要保障。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把作風建設作為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寶。從“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到古田會議決議,從延安整風運動到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召開,都體現出我們黨對作風建設一以貫之、狠抓不放的鮮明態(tài)度。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六條規(guī)定”,當時沒有寫進決議報告中,但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行為準則。1953年8月12日,毛澤東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再次談到“六條規(guī)定”。當時中國正處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重要時期,重申“六條規(guī)定”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歷史和實踐都告訴我們,作風問題具有極強的頑固性和反復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彈回潮,必須久久為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堅持不懈正風肅紀、鍥而不舍糾治“四風”,對腐敗保持“零容忍”。自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以來,黨中央鍥而不舍抓落實,以上率下轉作風。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堅持以上率下,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成果,繼續(xù)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持續(xù)深化糾治“四風”。每年年初中央紀委全會都將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作為當年一項重點任務部署推進。一以貫之將作風建設進行到底,是我們黨的鮮明態(tài)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全黨先后部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今年又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接續(xù)開展的黨內集中教育,目的就是不斷鞏固作風建設成效。“中央八項規(guī)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規(guī)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guī)矩、硬杠杠。”中央八項規(guī)定從制定到實施,從破題到深化,每一步都彰顯著中國共產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定力與歷史擔當。漫畫《正風肅紀》。 圖源新華社

態(tài)度鮮明的問題導向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品質,也是我們黨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提出的“六條規(guī)定”,針對的都是當時頗有市場的幾種不良現象。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傲鶙l規(guī)定”包含“四不兩少”,既實事求是,又有現實針對性。禁止做壽、送禮,防止黨員干部利用手中權力貪圖享樂、追求奢靡;少敬酒、少拍掌,防止黨員走向吃喝玩樂、個人崇拜;不以人名作地名,反對對領導干部歌功頌德,防止領導干部脫離群眾;不同馬恩列斯平列,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清醒認識。“六條規(guī)定”作為進京前毛澤東給黨內立下的具體規(guī)定,具有精細化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對黨員同志的行為起到了約束作用,體現出“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的問題導向,反映了我們黨狠抓作風建設的務實態(tài)度。黨的十八大之前,一些地方和部門選人用人風氣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盛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普遍存在?;鶎痈刹俊耙惶炫愠晕辶D飯”“一天陪泡三四次澡”的現象頗為常見,令人叫苦不迭。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和威信,嚴重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引起了干部群眾的強烈不滿。習近平總書記曾就此指出,當時,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面對影響黨長期執(zhí)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敢抉擇,從作風建設切入,制定出臺中央八項規(guī)定,從改進調查研究到精簡會議活動、從嚴格文稿發(fā)表到厲行勤儉節(jié)約,總共八條,簡明扼要,直擊陳弊。中央八項規(guī)定頒布十二年多來,從嚴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會所中的歪風”“車輪上的鋪張”“節(jié)日中的腐敗”,到持續(xù)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xù)向好。十二年多鐵面執(zhí)紀,十二年多馳而不息。如今,八項規(guī)定已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張“金色名片”,“八項規(guī)定改變中國”成為我們黨大抓作風建設的生動注腳。